1)254、我一步一步走向明天_从UP主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觉怎么样?”

  潘雅安给刚刚停止拍摄的蔡淳之发了一条信息。

  现场太燥了,即便是在二楼的卡座,都别想正常沟通,除非嘴巴贴着耳朵。

  上千的观众组成好几列“火车”,跟随节奏在下面开得轰轰烈烈。

  刚刚麦子跳起来对着别人狠狠撞过去的时候,已经四十几岁,被人喊了许久“潘总”的潘雅安,也忍不住想要去加入她们。

  蔡淳之把自己录制的《火车驶向云外》视频文件,发给了一个资深的乐评人,点开和潘雅安的对话框,打字到:

  【这首歌明显没有认真打磨过,主唱和乐队之间配合的不是很好】

  【我相信老五他们即便是不喜欢这首歌,也会认真对待】

  【所以问题出现在孟时身上,他没有把心放在秦川】

  【这篇词前半段逻辑不清、堆砌辞藻、生搬硬凑,太过随意粗糙】

  蔡淳之手速极快的连发几条信息,然后又把没发出去,措辞比较激烈的最后一条信息删除。

  他知道潘雅安不喜欢很绝对地言辞。

  下一刻,一声几乎不会在摇滚乐中出现的弦乐声响起。

  把两人的注意力拉回到了台上。

  ……

  他们隔壁的卡座,从黄牛那里收了五张票,来了五个人,但现在只坐了一个人。

  彭金渠V博名——耳圣,一千五百万粉丝。

  当然这个账号里面的内容不全部来自他一个人,确切的来说“耳圣”是一个团队。

  “耳圣”的乐评涉及中、日、韩、欧美各种类型的热歌评论,以及小众音乐发掘。

  彭金渠是这个团队里面专门针对国内摇滚的负责人。

  他的权重在“耳圣”团队里,一直处在下游。

  每个月只有五条账号内乐评的权限,而且经常被其他人“借”走。

  彭金渠在团队里的位置很像体育老师,但又和体育老师不一样,因为他的业绩和发博的数据挂钩。

  负责其他版块的有粉丝积极的做数据,他搞摇滚的本来权重就低,而且摇滚乐迷还和其他粉丝不一样,很是让他难受。

  《乐队》播出以后,彭金渠看到了一个契机。

  只是《乐队》没有场内乐评人的位置。

  他又不想搞“大众乐迷”的票进去,然后被认识自己的livehouse主理人嘲笑,所以只能等节目播出,临时赶稿。

  不过即便是这样他点评最新一期《乐队》,麦子“改编”的《蓝莲花》,和作为嘉宾出场的秦川演唱的《两天》,依旧成为了他在“耳圣”团队所有乐评里面,数据最好的一条。

  这次来松鼠,他是自掏腰包,带上了几个圈内朋友一起过来,想要看看孟时的现场。

  他相信这一次的钱不会白花。

  但是就从秦川这两首歌来说,好像还欠缺一些爆点。

  想靠这个从团队的其他人手里“借”一篇博文过来,很难。

  彭金渠手放在笔记本电脑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