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零六章 准备报捷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月二十三日的下午,张昭和王恕的第四子,有着举人功名的王承襟谈妥采购的种种细节,签订契约。傍晚时分,张昭带着庞泰、李逍遥、刘二狗等亲卫连夜启程,北返韦州。

  现在是七月底,距离保国公等人誓师“搜套”已经过去十二天。他需要尽快回韦州城。

  张昭留下林文宁率后勤军需部的账房、文书在西安府交接。张泰平被留下来,可以晚点再返回韦州。张昭不想再带他上战场。平安年龄还小。

  四十多岁的王承襟横穿庭院、屋舍,到正房向父亲汇报情况。

  王恕毕竟年老体衰,精力不济。他下午时休息了会,此时在躺椅上闭目养神。张昭中午所见的绝美少女并不在这里。一名老妇照顾着王恕。

  “父亲,四姨娘。”王承襟打个招呼。

  王恕没睁眼,在躺椅上问他感兴趣的事,“那个采购清单,上面哪些物资具体是用来做什么的”

  王承襟翻着手里的纸张,回答道“父亲,新军卫的采购主要分三大块。第一,他们是纯火器部队。在大战后,需要补充弹药消耗。鹿皮,火药,签弹等都这方面的。

  第二,秋装、冬装、米面、煤炭等物资,这是后勤保障类的。第三,高度烧酒、纱布、棉布、绳索等物资。据张昭所说是用于消毒,抢救伤员。”

  “加起来第一批的数量,约为一万两银子。张昭将二锅头、水泥配方卖给我们家。同时还委托我们打造两千枝燧发枪。最后,支付我们三千两银子。用的是两千两现银,一千两的大明新军发展银行的银票。”

  王恕奇怪的“噫”了一声,在小妾的搀扶下坐起来,仔细的品味着,半响后,感慨的道“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士英,大量制造水泥、燧发枪,助我三秦百姓抵御套虏。”

  王恕当了多年吏部尚书,这个职位就是评价人、选拔人。他看人的眼光可谓当世一流。

  中午见张昭一面,在王恕看来,张昭日后混个朝堂重臣的位置不难。有封侯的军功,有天子的圣恩,张昭性情沉稳,混个五军都督府的都督有多大难度

  而且,日后天子肯定会依仗张昭征战四方。所以,他说出那样的赠语。

  但是,听到四子说完张昭的采购、支付方式,见识张昭“润物细无声”的做事方式,他再次调高对张昭的期许。燧发枪、水泥这都是军用物资。张昭是要借王家的渠道扩散开。

  困扰明朝多年的北虏,只怕真有可能被张昭剪除。这灭国之功啊必将名留青史。

  王承襟笑着领命道“是,父亲。”他原本以为张昭抵御套虏的策略要两三年才见成效,不想张昭给他提出这个方案。指不定今年三边地区就应能取得对鞑靼的防御优势。

  稍后,王恕对张昭的评价便从王家、三原县、传遍西安府,关中等地。

  但,此时还没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