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九章 勾兑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幽,表字子远。时年二十四岁,在顺天府府学中读书。担任着张昭和李东阳之间的沟通桥梁。

  张昭治军严谨,没有让李幽进新军营。在营中巡视一圈,和吴臣、林文宁、孙启栋等军中将校交流情况,然后,在新军营外的小镇中和李幽见面。

  京营的驻兵营地位于京城北十里。新军营当初不受重视,被分配在营地的最西端。

  这一年来,新军营不断的发展,不仅仅是士卒增多,更重要的是从兵部要来了大批火器制造工匠,锻造燧发枪。

  因而,营地早就开始扩张。修建工厂、兵营、家属宿舍区、学校、训练场等等。

  主要是向北,向西,向南圈地,然后营建。其实张昭新划去的三千亩荒地,距离新军营的驻地就不远。只有不到一里路。

  新军营向南建设有一个约500人的家属宿舍区。这是最早一批到新军卫的工匠的住所,逐步扩建而成。这批工匠们的待遇自不必说,家属们每日都要消费大量的物资。

  在家属区五百米处,正好是一处交通要道,慢慢的行成一个小镇,名叫:新军集。

  傍晚的夕阳在天际燃烧得通红。就仿佛如今京中如火如荼展开的废除卫所试点工作。

  张昭在一间茶铺外招待着李幽,“目前王老大人在国子监毕业生中和吏部等着选官的人中抽调了一批人手,官吏约八十人,在朝阳门外设衙。

  叫做试行改革卫所司。

  将卫所土地核查,和人口核查一起进行。优先登记、更改军户的户籍。和顺天府诸县的官吏一起编造成册。土地赎买,这一块可以稍稍推迟。”

  李幽有段时间和张昭没见面。他的形象倒是打理过,奈何自身条件不佳,看起来还是有些獐头鼠目。

  李幽喝着粗茶,看着新军集中来来往往的百姓,微微一笑,道:“子尚兄,你何必诳我?王老大人就算想推动赎买土地之事,恐怕也难。就我所知,京中大量的权贵涉足其中。

  英国公、成国公、定国公三家都在其中。这是国朝最顶尖的一批勋贵。而且,寿龄侯张鹤龄、长宁伯周彧也都卷在其中。你想收钱,可不容易。

  寿龄侯生性吝啬,试行改革卫所司敢去收他的银子,他必然会去宫中闹腾。”

  李幽之前和张昭有心结。这段时间他担任沟通的桥梁,和张昭接触几次,那根刺淡去很多。主要是,张昭卖李教谕的人情,拉了他一把。他心中感恩。

  所以,此时他直接把话说透。

  张昭就笑,道:“李子远还是那个李子远啊!”

  李幽这个人,性情狷狂。他第一次见李幽时,李幽就是一边喷人,一边端着酒杯,仰着脖子猛灌美酒。

  此时李幽这样说话,倒不是对他有意见,而是其一贯说话的方式。甚至反而可以说,这是其亲近的一种表态。若是心里提防,李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