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照谢迁的意思,不仅仅是在指责张昭失职,还要剥夺他的军权。基本等同于问责。

  至于说,内阁之前和张昭的“交易”:张昭为国家新增二十万户自耕农,内阁给予张昭一定的兵权。自然是此一时,彼一时。

  能当上阁臣的,谁没点脸皮。反正,张昭不完成这个任务,就别想有搞其他的政z动作。

  礼部尚书张升出列,“臣附议。”

  刘大夏也不好犹豫的站出来,“臣附议。”张昭屡次侵夺兵部权限,此时正是收回来的好时候。

  左都御史戴珊道:“臣附议。可以派右副都御史刘宇前去。”

  局面在一瞬间就一边倒。

  而成国公朱辅竟然微不可查的、公然的摇摇头。仿佛对张昭很失望。

  …

  张昭一脸无奈,说道:“谢阁老,诸公,你们不知军事,请不要胡乱指责。下官并非延误国事…”

  谢迁不客气的打断道:“那边关急报凌晨时到京师,你做了什么布置?方才英国公问你,你一问三不知。这还不是延误国事?”

  张昭一脸“着急”的模样,不爽的道:“谢阁老,下官已经严令古北口沿线各关隘严防死守,各部守住防区。现在等结果就是。”

  谢迁呵呵一笑,厉声道:“你严令和没严令有何区别?朵颜三卫的骑兵不打进顺天府来?然而,你的对策就是等结果。这还不是延误国事?”

  张昭“无语”的谢迁拱拱手,很干脆的闭上嘴巴。

  谢迁胜过张昭之后,愤然的对弘治皇帝道:“陛下,如今当务之急是查明情况。第一,古北口外到底有多少骑兵,是否只是朵颜三卫。古北口能否守住。第二,派兵围剿入关的骑兵。

  除此之外,臣还请陛下治张昭之罪。其人以不到弱冠之年,固然有大功于国,但于防务还稍显稚嫩。臣请罢其总督宣、蓟、辽三镇军务之职,专心移民辽东屯田。”

  弘治皇帝倒急着表态。他心里愤怒归愤怒,但在还没搞清楚情况之下,他不想乱下结论。

  弘治皇帝看向首辅刘健、次辅李东阳,“诸位先生的意见呢?”

  李东阳道:“陛下,臣以为先搞清楚情况,再做追责的处置。古北口守将、蓟州镇总兵是怎么回事?

  现如今可令张昭率新军营一部剿灭入关的朵颜卫骑兵。并至古北口防御。”

  打仗么,此刻暖阁中的群臣还是信任张昭麾下的新军营。没有人觉得李阁老实际上是在让张昭“戴罪立功”有何不妥。

  首辅刘健白发苍苍,却眼神犀利,一个很强有力的政治人物,道:“陛下,李宾之和谢于乔都言之有理。京师数十年不闻烽火警训,臣以为这是边将守关不利。

  当先罢张昭总督宣、蓟、辽三镇之职。以示惩戒。

  再派朝中大员率新军营一部,清剿入关的朵颜卫骑兵,并往古北口镇守。查明情况。”

  真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