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四章 被御史弹劾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大学士谢迁震怒,后果自然不小。谢老不可能亲自上书弹劾张昭,那是给张昭扬名。

  冬至日的第二天,御史弹劾张昭“诱导太子嬉游,荒废学业”的奏章就递进内。首辅刘健对昨日的“鼓声”颇为不满,在他的默许下,由谢迁票拟奏章,送进宫中。

  明代的政治制度,当初明太祖为防止宰相权重,废除宰相。但随着三杨辅政,臣逐渐变成弱化版且没有名分的宰相。而皇帝制衡臣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司礼监掌握“批红权”。

  所谓“批红”,即用朱笔批阅奏章。皇帝是没有精力在每本奏章上批红的。否则,光写字就要累死。权力只能放开给司礼监。所以,明代权阉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十月初,顺天府院试放榜,张昭以其对北虏之见解名动京师。而后,被天子点名随侍东宫,声名更上一层楼。懂官场门道的人自然看得出i:简在帝心。

  两个月过去,张昭在京中的声望自然有所回落。国家大事那么多,谁会始终关注着在东宫中的一个生员呢?

  但是,这封奏章一出,外加事涉太子,瞬间令整个京中官场、士林关注。

  明代虽然没有报纸,但是有个东西叫“邸报”,京中各个衙门会传抄,而且会发往天下的各官衙。这种奏章怎么可能不上邸报呢?

  同时,张昭被满城关注还有一个因素。明朝官场的惯例,冬至日后就等着过年。大家有什么恩怨、口水仗等i年再说。这个时候i这么个“大新闻”,自然是人人关注。

  …

  …

  张昭是在事发后的第二天才知道。奏章进内,票拟,再送到司礼监中,再消息传递,这都需要时间。

  他冬至当日i点卯后就向朱厚照请假回去陪婉儿过节。以鼓助兴,且被三位臣听到,这事他根本不在场。

  寒冬腊月,早晨七八点的太阳完全令人感受不到任何的温暖。张昭在文华殿外见到脚步匆匆抵达的朱厚照。刘瑾、谷大用、马永成等太监随行。

  上课的翰林侍读学士王鏊参加早朝还没过i。朱厚照口里呼出着白气,招呼道:“张卿,你别往心上去。那些御史就是这般,听风就是雨,像乌鸦一样讨厌。走,我们去殿里面说。”

  他今天特意出i的早,就是想要和张昭商量这事。消息昨晚他便知道。但宫门落锁,无法通知张昭。

  张昭颇感意外,跟着朱厚照往殿中走。众人簇拥着随行。

  跟在朱厚照身边的刘瑾主动解释道:“张舍人,昨日有御史上本弹劾你诱导小爷踢足球,荒废学业。咱家从司礼监那里探听到的消息,奏章上老们票拟的处理意见是:剥夺你的勋卫散骑舍人一职,下狱论罪。”

  张昭脑子“嗡”一下,血流上涌。他虽然是个历史水平,也知道明朝的票拟是怎么回事!正常情况下,皇帝不会更改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